寿山石雕刻艺术,萌发于传统文化审美,自传统工艺美术中孕育而生。其造型、装饰语言都有着其独特的美学特征:形式的均衡性、造型的立体化、富有节奏的线性表现、造型的变形夸张、图形处理的抽象化等等。而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是将创作者自身的主观意识形象化的过程,雕刻艺术亦是如此。每一件作品所具备的节奏感、韵律感、平衡感在协同作用下的实现的艺术性强化和完善的过程,正是一件艺术作品在被创作的过程中逐渐被赋予生命活力的过程。城市雕塑
创作一件寿山石雕刻作品,其艺术活力应从何而来?
首先一件好的作品其设计理念是重要的,而后才是“做工”。正所谓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”,这个“工”一指工具,二指手上功夫,譬如石雕机器及刀具的娴熟运用,所掌握的多种技能和行外的姊妹艺术。多掌握几门姊妹艺术对于完成一件高难度的作品非常有益,所以,在近三十年的艺术生涯中,我在牙雕、木雕、角雕等其它艺术门类下很大功夫。此外,文学方面的喜好与理解也会给创作带来帮助。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,思路多一些有利于设计的成功。
作为传统工艺美术中的一类,寿山石雕刻有着独立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,其创新意识和对创新意识的再思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,以避免陈陈相因而使之失去艺术真谛。但创新,并非一蹴而就,一件作品或风格的创新一定是站在一定深度的文化审美与艺术理解。
一件“新”作品的创作过程,是雕刻师赋予作品生命力的过程。所谓生命力,也可以称之为“神韵”。在中国传统审美中,艺术的本质是其“神韵”所在,所谓“神韵”,也是作品中“意境”的表现。相比书法、绘画等中国传统艺术门类,在雕刻创作中意境表现于所雕刻形象是否“传神”,从而引发欣赏着超越在有限的、具体“空间”中产生无限的时间和和想象,从而获得对生活的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。为达到这样的创作效果,是有一定的难度与审美高度要求的。